王繼軍委員:
?
您提出的關于提高基層民警待遇,穩定執法隊伍的建議收悉。首先感謝您對基層民警的關心和關愛,更感謝您對公安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現就您的提案答復如下:
?
一、 提升一線民警工作工資福利待遇,尤其是福利待遇方面,建立科學的工作績效評價體系,關心關注一線民警的心理健康,不斷優化社會福利待遇,促進民警工作進一步完善。
?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公安工作高度重視,關心關愛公安民警的職業保障,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強調,“要關心關愛公安民警,加大綜合保障力度,落實從優待警各項措施”。在公安改革推進的過程中,人社部、財政部相繼調整警銜津貼、值勤崗位津貼、加班補貼等職業津貼,重點向基層一線和實戰單位傾斜,較大程度提高一線民警工資待遇,較好地發揮三項津補貼調節工資水平的功能作用,不斷接近“警察工資略低于部隊,高于公務員”的工資目標,合理體現崗位特殊性和職業榮譽感。
?
在福利待遇方面,省委、省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對公安機關面臨的嚴峻形勢任務,以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付出的勞苦艱辛、流血犧牲給予高度理解和大力支持,為解決民警夫妻異地分居問題,出臺《全省公安機關夫妻異地分居民警“團圓計劃”實施方案》,開創全國首列;會同教育行政部門為全省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優撫對象,出臺子女教育優待相關辦法;為進一步提高功模民警醫療待遇,出臺優診服務相關規定。
?
同時,經過各級公安機關的主動匯報和積極協調,省公安廳出臺了加投高額度賠付人身意外保險,加大患病民警救助力度;全省14個市、130多家景區面向全國公安民警免收門票,開通網上惠警商城,為退休民警頒發榮譽證章,提供惠警加油洗車服務、開展助學活動,建立體檢自選制度,記功向基層一線傾斜,建立功模休養制度等三十余項從優待警措施。沈陽、大連、本溪、葫蘆島等地公安機關相繼出臺各類從優待警措施,共計百余項。這些從優待警舉措,受到了基層廣大民警的熱烈歡迎和普遍擁護,極大提升了公安職業的社會地位,提高了公安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效激發了廣大公安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盡職守、忠誠擔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紛紛表示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
?
當前,由于受財務管理各項規定限制,有些工作我們還在積極爭取之中。
?
在民警心理健康保護工作方面,遼寧省公安廳黨委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加強和深化從優待警工作,不斷提高公安隊伍整體素質和戰斗力的重要舉措來抓。近年來,通過努力探索,不斷實踐,逐步形成了集心理訓練、咨詢服務、危機干預“三位一體”的心理服務網絡,形成了重視保護民警心理健康的濃厚氛圍和工作格局。同時,大力加強省、市、縣三級心理健康工作機構建設。全省公安民警心理服務工作制度體系日趨完善,心理服務工作逐漸形成制度化、常態化。我們廣開渠道,注重培訓,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培訓班。 一是舉辦政工干部心理工作能力提升培訓班。二是舉辦警務危機談判技術培訓班。更新完善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還從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遼寧中醫、遼寧警察學院、遼寧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學院等單位聘請心理健康方面的權威和學科專家,成立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專家組,專門承擔業務骨干培養、定期巡診和心理危機干預等重要任務。
?
下一步,我們將在繼續做好日常心理健康工作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多渠道宣傳心理健康保護工作。加大專職技術人員培養力度,根據心理問題的成因特點,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理論和經驗,開展民警心理素質研究,建立并實施跟蹤保健和分類管理制度,及時消除民警心理問題和壓力,不斷健全“心理訓練、咨詢服務、危機干預”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
?
二、 加大媒體宣傳,增加民眾對一線民警工作的了解程度,提升一線民警在廣大人民中的形象,從而改善警民關系,為一線民警營造便利的執法環境。 公安宣傳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我們通過廣泛深入地宣傳公安工作的巨大成就,熱情謳歌廣大公安民警的艱辛與付出,從而增加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了解與支持,為圓滿完成各項重大安保任務提供強有力的動力支持和輿論保障。
?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整合全省公安新聞宣傳資源,集中優勢,整體作戰,有組織、有策劃地開展宣傳活動,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大張旗鼓地宣傳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取得的成績,謳歌公安民警的無私奉獻精神,充分發揮新聞宣傳出戰斗力、出凝聚力的作用,增進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理解,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我們將緊緊圍繞廳黨委中心工作積極搶占主流媒體。在充分利用好人民公安報這塊主陣地的同時,積極搶占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臺的主要欄目和重要時段。與此同時,加強與省級媒體溝通,還要利用網絡迅捷、覆蓋面廣的優勢,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在最快的時間反映我省公安工作的成果。在自媒體宣傳上,充分利用《警察說警事》、《警方發布》兩個微信公眾平臺,精心策劃宣傳專題,刊發民警的先進事跡,進一步贏得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從而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
三、 嚴格制定民警錄用制度,并定期考核民警專業能力,對于考核不合格的民警采取調離崗位等方法,加強對其的培訓,優化民警隊伍建設,推進公正執法。
?
目前,公安機關進人的途徑主要是警校畢業學生、社會招考人員、接收軍轉干部、調任轉任人員等。都是在遼寧省委組織部、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遼寧省公務員局、公安部等有關部門主導下,嚴格按照《公務員法》、《人民警察法》、《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錄用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首授警銜工作嚴把進人關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精神嚴格辦理,嚴把進人關,確保隊伍的整體素質。
?
在考核民警專業能力方面,按照公安部《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訓練條令》的規定,依托省屬公安院校基地,全年組織開展省級培訓班50余期,參訓民警超過2萬人次,具體培訓類別包括:入警訓練,軍轉干部專項培訓,司晉督、督晉督警銜晉升訓練,武力使用教官班,領導干部培訓班,警種專業訓練班等。同時,指導市縣公安機關教育訓練部門,扎實開展司晉司、武力使用教官班及崗位練兵活動。培訓期間嚴格開展考試考核工作。首先,實行訓前準入制度。參訓學員到承訓基地報到后,需參加準入制考試,考試合格后才有資格參加培訓。準入制考試內容包括:公安法律業務基本知識、公安工作戰法和手槍應用射擊三個科目。對于任何一科準入制考試不合格人員,予以退訓處理。訓前準入制度的實施,有效牽動了基層民警的練兵活動,提升了全警的業務能力和實戰水平;第二,實行結業考核末位淘汰制。由省廳政治部教育訓練處組織對參訓學員的結業考核,檢驗學員的訓練成效,評估承訓基地的訓練質量,對結業考核不合格學員予以補考或復訓處理,對結業考核綜合成績末位學員予以淘汰,嚴把訓練出口關,全面提升參訓民警履職能力。第三,堅持隨機抽考,舉辦大比武等練兵活動。組織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班子成員、交警、巡特警、偵查、派出所等一線實戰單位領導干部和民警及武力使用教官,開展基于實戰背景下,以常見警情現場指揮和處置為主的維穩處突警務實戰技能大練兵和比武活動,深入推動基層實戰單位開展崗位練兵,科學檢驗練兵成效。
?
感謝您對公安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
2018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