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
第0148號提案的答復
李利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提高城市道路停車位周轉率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多年來,省公安廳始終把加強和改進路內停車管理工作作為交管工作的重點,多措并舉不斷提高城市道路路內停車泊位周轉率,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優化路內停車資源供給
2018年,省公安廳將“在城區非主干路段設置施劃‘限時限位’停車泊位”納入全省公安交警“服務遼寧振興發展做最優營商環境建設先行者”十項舉措,組織全省各級公安交警部門根據本地區城區非主干路段停車需求和道路實際情況,確定設置施劃“限時限位停車泊位”的路段、點位及數量。2021年,在全省公安交警系統組織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城鎮老舊小區周邊選擇具備條件的支路劃定允許夜間、周末、法定假期停車路段,明確停車時間和停放要求,設置相應的交通標志標線,允許車輛臨時停放。2018年以來,全省共增加限時限位停車泊位19.2萬余個,新劃定允許夜間、周末、法定假期停車道路223條,可停放車輛數為11.5萬余輛,有效緩解了居民密集區、老舊小區等停車資源緊張的現象。
二、挖掘多種停車資源潛力
組織全省各級交警部門全面排查、規范認定道路范圍內違法違規停放的廢棄汽車,“一車一檔”建立檔案,全面掌握本地存量底數。采取引導自行清理和依法分類采取扣留、移交、拖移、強制報廢等措施,并及時履行停放告知、招領公告、注銷登記等程序進行處置。截至目前,全省共清理廢棄汽車500余輛,有效提升了路內停車泊位使用效率。同時,指導各地公安交警部門在屬地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共同探索內部停車場錯時開放、有償使用、收益分享等經營模式,引導內部停車設施便民共享。優先推動機關、醫院和高校等事業單位和國企內部停車設施向服務對象有償開放,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三、推行寬嚴相濟的違停治理模式
2021年,省公安廳積極向公安部爭取作為試點省份,實行違法停車10分鐘提醒告知模式,對不影響道路通行的違停行為,堅持停車柔性執法,先行提醒糾正,車主或駕駛人10分鐘以內按要求駛離的,不予處罰。超過10分鐘的,依法予以處罰,有效緩解了城區內“停車難” “亂停車”問題。截至目前,全省違法停車短信提醒總量達1000余萬條,告知提醒率達100%,查處量比同期下降62.58%,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和好評。同時,對“在城市快速路或嚴格管理路段違法停車” “壓占人行橫道或網狀線違法停車” “違法停車造成車輛緩行、擁堵、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的” “同一機動車當日已被提醒糾正后再次實施違法停車行為”等5種易肇事肇禍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情形進行嚴管嚴查,在提醒糾正的同時依法予以處罰,不斷凈化道路通行秩序,提高群眾出行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四、配合開展經營性停車場亂收費治理
2021年,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聯合多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城市公共資源停車收費“微腐敗”問題專項排查工作的通知》,為進一步做好公安機關職責范圍內監督管理職能,我廳又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停車場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高度重視與停車場有關工作,安排專人定期對允許用于經營的停車位進行巡查,發現私劃或多劃停車位的要及時糾正,對作為公共資源的公共停車位進行違規收費管理的、群眾投訴舉報的,要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通報。工作部署以來,各地認真開展巡查,切實發揮了監督職能,特別是地方立法中明確公安機關為停車主管部門的部分地區,嚴格履行工作職責,規范停車場備案管理,認真做好事后監管工作,為規范停車場管理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下一步,省公安廳將以持續提升城市道路停車位周轉率為切入點,科學劃定允許停車的路段時段,規范管理路內停車,不斷改進停車管理工作,實現“小切口”變“大作為”,為助力遼寧全興振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感謝您對公安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 ????????????????????遼寧省公安廳
???????????????? 2022年4月17日